我国木结构建筑历史悠久并别具一格,所形成的榫卯梁柱体系至唐代已趋于成熟。唐代的《唐六典》、宋代著名律筑家李以仲所著《营造法式》以及清代《工程做法则例》等,从建筑、结构、施工等方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在木结构建筑方面的智慧与经验,是我国非物质文明的一部分。
重建于公元857年的山西佛光寺正殿是唐代木结构殿堂建筑的典范;建于公元1056年的山西省应县佛宫寺的释迎塔(简称应县木塔),高67, 31m,底层直径30, 27m,明暗共九层,第一层为重檐,以上各层为单檐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建筑,气势雄伟。应县木塔地处大同盆地地震区,近千年来,经历了多次强烈地震和战争等人为破坏,至今仍巍然屹立,向世人展示着我国古代木结构高超的建筑技术与灿烂文化。
我国古代木构木屋建筑榫卯连接的梁、柱体系,其木梁、木柱是房屋的基本承重构件,砖墙仅起填充和侧向支撑作用。该体系的梁跨度有限且需用木材较多,所以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出现了桁架这一构件形式,于是木结构木屋逐渐转变为由承重砖墙支承的木桁架结构体系所替代,称砖木结构房屋。
由于建国初期钢材、水泥短缺,大多数民用建筑和部分工业建筑采用了这种砖木结构形式(砖承重墙、木屋盖)。据1958年统计,这类房屋占总建筑的比例约为46%。木结构木屋虽基本上被限制在木屋盖应用范围内,但仍处于兴旺时期,高校、科研院所有众多人员从事木结构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前三个五年计划的推进,基本建设的规模迅速扩大,木材需求是急剧增加,森林被大量砍伐,在重采轻植、毁林造田等思想影响下,木材资源几乎被耗尽,而又无足够资金进口木材。
20世纪70年代后,木结构木屋在中国基本被停用,木结构工作者纷纷转行,高校木结构课程也逐渐停设,中国木结构被迫处于停滞状态,长达二十余年之久,回顾我国木结构被迫停滞的历史,其根本原因在于木材资源的缺乏,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告诫人们,植树造林是可持续发展并造福后代的良策。